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历史沿革
云南大学于1984年成立了云南省内高校第一个计算机专业,并于2008年获得云南省唯一的计算机类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于2004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得“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自主设立二级学科硕士点“服务科学与工程”,2017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授权,2023年获批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B-”,省内该学科排名第一,代表了云南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最高水平。2016年入选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获得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17年入选云南省卓越工程师协同培养计划,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云南省一流建设学科的“基础学科提升计划”,2024年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等级“B+”。在西南地区乃至国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专业定位
围绕“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和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需求,面向“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
现有专职教师29人、师资博士后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10人,讲师11人,博士生导师8人,省级以上各类人才10人。
教材建设
《数值计算-方法与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Web服务质量预测》、《实用计算机英语简明教程》第二版、《编译原理》、《Photoshop图像处理》、《基于FPGA的Qsys计算机体系结构实践教程》、《离散数学》等(图片见附件)
课程建设
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等6门省级一流课程,15门校内B级课程。
学生获奖
组织和培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参加程序设计、创新创业等相关比赛和活动,在各类别比赛中都获得了骄人的成绩。“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铜奖1次,云南大学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1银1铜的奖励,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11项,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队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二等奖1项,华为ICT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目。另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云南赛区、中国大学生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云南赛区比赛等区域性比赛中,获得各等级奖励超过450项。
升学率
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升学率超过40%。
教改项目
本专业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荐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和改革,近五年申请获得一流本科建设、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云南省教育厅教学该项目和云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等各类教改项目超过20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超过15篇。
人才计划
本专业通过培养和引进不断优化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近五年有4人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1人入选云南省千人计划,5人入选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增选云南省兴滇人才计划。
教学获奖
本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和各类教学比赛和参与教学团队建设,获得省级创新团队1项、省级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