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历史沿革
云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年获批成立,并于2019年开始招生,首批招生24人,为云南省内最早开设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2020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汇入云南大学计算机大类招生培养。2022年,本专业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增A去D”计划新兴专业。软科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本专业获评A级,排名21名,2025年6月,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联盟公布的全国237所普通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本专业综合实力获评A级,总排名19位。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本专业的综合教学实力位列全省第一,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教学理念和范式
打造“三个课堂”:专业打造“三个课堂”,第一课堂融入头部企业前沿技术(百度),第二课堂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第三课堂实现校外实习就业直通车。
实现“四个结合”:专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下课堂与线上泛在学习相结合、校内实训实践与校外创新创业相结合。
建设成效
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业现有固定教师1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6 人,博士生导师5人,省级及以上人才10人,具有海外学习及工作经验的教师12人。近五年新增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1人,引入美国乔治城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等优秀博士6人,打造了一支年轻、有活力、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流实习实训平台:专业打造了“云南大学-百度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一体化实习实训平台”三个一流实习实训实验室,包含机器人、VR、无人机、AI实验箱、无人车、脑电、眼动仪等教学科研设备,支撑教学课程20余门/年。
学科竞赛获奖:专业学生依托实习实训平台和相关设备,已取得教育部白名单高水平赛事60余项,在CSP、蓝桥杯、互联网+、挑战杯、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不断取得突破、斩获大奖。
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了8门AI智慧课程,其中校级AI智慧课程5门,院级AI智慧课程3门。在教材选取方面,100%选取四大类教材,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占比71%左右,专业教师出版教材6部,形成了围绕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教材及课程构建、评价机制。